九阅书云 > 古言小说 > 三千宫心画成锦

三千宫心画成锦

更新时间: 2025-07-14 21:41

楔子

  北宋,汴京,冬。

  纷纷扬扬的大雪飘了三天三夜,整个汴京城银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

  凝和殿,冷香浮动。

  院中的梅花吐出一抹瘦弱的红蕊,伏在冰雪之上,鲜红的像一滴血。

  殿中亦是冷冷清清的,清一色的白,像个雪洞似的。一个素衣淡妆的女子倚着窗子,桌上是一抹明黄色的锦帛,一看便知是圣旨。

  是午时传来的,一旨定生死。

  在这冰冷的世界里,皇宫后院、府邸名宅、茶馆酒肆……整个汴京城的人都围在炉子旁,喝着不咸不淡的茶,说着同样的事情:

  “听说陛下刚下了圣旨,真的赐死了洛妃……”(注:在宋朝,上至王公大臣,下至平民百姓,都称呼皇帝为官家,只有在正式行文中才用陛下,本文为行文方便,易于读者读文,便使用陛下代替。)

  “真是伴君如伴虎啊,连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洛妃都被陛下赐死了!”

  “听说洛妃是怀了别人的孩子,陛下再怎么宠她也不行啊,真是咎由自取,死了也好,皇宫该清静清净了。”

  “那个和洛妃私通的男人,据说被陛下派人活埋了,怕玷污皇家名声,很多人都不知道呢!”

  ……

  坊间传言千奇百怪,谁也分不清哪个才是真相。

  凝和殿里静若寒宫,雪白的纱幔随风轻舞,洛妃静静地向梁间走去,步履轻盈如同雪落无声。她抬起秀美的脸庞,静如秋水的眸子看不出一丝的痛苦,三尺白绫与她洁白如玉的颈项相触,她轻轻蹬掉脚下的椅子。

  “端郎……”她闭上眼睛,从嘴角吐出细弱游丝的呼唤。

  没有死亡的恐惧,只是从此天上人间,她再也见不到她的端郎。

  ……

  窗外梅花上的积雪落了,弄折了那鲜红如血的梅花蕊。

  大雪依然纷纷扬扬,永无停止的样子。

  洛妃死讯报来的时候,陛下正在会宁殿内陪伴着王贵妃,她刚刚生下一个女儿。

  “陛下,给小公主取一个名字吧?”王贵妃虚弱地将女儿抱在怀里。

  赵佶坐在床榻边,没有回应她,只是怔怔地看着她怀中的小女儿。

  那眉眼竟跟那个人有几分相似。

  他的心微微动了,思潮起伏,往事如烟,旧情如梦。而今,皆散了。

  “缨络……”

  “陛下的意思是给小公主取名为缨络吗?”王贵妃的心像刀割一样,脸上却都是灿如朝花的笑。

  那个刚刚死去的洛妃,她的闺名便唤作缨络。

  一个刺入骨髓的名字,如今却要定格在自己女儿的身上。她要在有生之年都要唤女儿这个可怕的名字,真是一场噩梦。

  恩恩怨怨,千回百转,到头来,谁也不是那个胜者。

  终究是错了。她叹息。

  后来,赵佶独爱此女,赐号顺德帝姬,使其日日相伴左右。小帝姬面貌酷似洛妃,天下人见之,皆不由自主想起当年洛妃,然斯人已逝,旧事难提,人们渐渐忘却那个风华绝代的女人。(注释:公元1113年,政和三年,皇帝赵佶改公主称号为帝姬,此前皆称为公主。)

  顺德帝姬长到十一、二岁的时候,偶尔会听宫里的老宫女们闲谈,她们似乎说的是很多年前的事情。

  “听说啊,那一天洛妃死了之后,凝和殿着火了,洛妃都烧的不成人形了,被内侍们抬出来,很多人都看到了,我当时就在会宁殿,吓的没敢去看。”一个头发斑白的宫女惊讶地说,“陛下也没理会,就让人随意安葬了。”

  “我也听说了,还有一件事,那个当年轰动京城的大画家张择端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,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?”另一个老宫女也感叹道。

  “难不成陛下派人活埋的人就是他?”

  “怎么会呢?陛下宠他可是比宠洛妃还厉害呢!”

  “也是,咱们陛下爱画如命,那么好的画家怎么舍得杀!”

  “我听服侍陛下的木槿说,陛下寝殿里有一幅画,陛下每天都要看上好多遍才肯睡,有时候醒了还会跑去看看,然后怅然若失的样子。”

  “这什么画,我也想看看。”

  “你想的真美,那可是陛下的天画,你老死也是没机会看到咯。”老宫女瘪瘪嘴,“听说上面画了很多的人,还有酒楼、河、船,就跟咱汴京城一样。”

  ……

  顺德帝姬听到这里,忍不住笑了:“婆婆,爹爹那画叫《清明上河图》,画的就是咱汴京城,不止爹爹喜欢,我也喜欢着呢!”(注释:宋朝的皇子、公主和普通百姓一样称呼自己的父亲为“爹爹”。)

  两个老宫女听到顺德帝姬的话,赶紧停止了闲谈,起身就要走。

  “婆婆,你们说的那个洛妃是谁呀?”顺德帝姬拉住其中一个老宫女,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她。

  老宫女怕惹事,又怕得罪顺德帝姬,灵机一动,笑道:“给帝姬请安,老奴们闲来无事,瞎编些故事逗乐呢!”

  “这故事真好听,明天我还来听婆婆们讲故事。”顺德帝姬天真地笑着。

  宫女们趁机溜了。

  

详细介绍: